

小學升上中學,對小朋友來説是邁向學習新階段的重要時刻,意味着他們即將要在新的學習環境下,學習新課程、認識新老師及新同學,而這種種因素,亦與學生將來的學業前景及成長發展息息相關。為着子女的前途,家長又應以甚麼準則考慮和揀選合適中學?
1.門當互對 學習能力要行先
作為家長,總希望將最好的帶給子女,讓他們擁有最好的發展。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校長文詩詠建議,家長不妨先考慮子女的學習能力,再配對心儀中學的教學理念, 為他們選擇一間合適的中學:「一些較有名氣的學校,往往成了家長爭相選擇的目標之一,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子女的能力是否合適。假設子女僥倖升上程度過高的中學,或要背負沉重的功課壓力,試問家長們又於心何忍?」她建議,家長要從子女的角度出發,不妨向原校老師了解子女的學習能力和性 格,諮詢其意見,查找一些教學程度相若的中學,讓他們可按子女能力因材施教,達致更好發展。
2.有商有量 尊重子女意願
現今世代仍有部分家長認為子女的成與功,全憑他們的學術成績而定奪,為此文詩詠提醒每個小孩天生均有各種天賦,有些擅於語文能力、有些強於體藝活動、有些則樂於創作思考等。家長應嘗試發掘和了解子女的擅長之處,聆聽他們的意願、尊重他們的興趣,幫助子女在新環境下繼續發揮、鍛煉所長。全港中學均設有各式各樣的課外活動,有些更以體藝項目為主,家長可按照子女的興趣挑選心儀目標,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。
3.知多一點 搜集各方意見
考慮子女的意願時,家長同時也要開始「做定功課」,了解心儀學校的基本資料,包括:該校 的辦學及教學理念、課程內容、師資等由於各家長需於明年五月初旬交回升中申 請表格,故每當接近此階段前約兩個月,有 部分中學均會舉辦開放曰,家長可自行向心儀學校查詢。前往該校時,家長不妨多留意學校的教學環境和設施。舉例學校主張學生多元化學習,家長可留意其課外活動和設施是否符 合。此外,亦有些學校會安排課堂示範,讓 家長和子女一同體驗中學課堂生活,更可藉着課堂活動,留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,了解他們的教學模式。對於一些未有安排開放日的學校,家長也可選擇向在該校就讀的小朋友家長,查探口碑,詢問上課功課及老師表現等情況,看看是否適合子女入讀。
溫馨提示:興趣學習不宜多
小學時期,大部分小朋友忙於學習各種課餘活動。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賴子文提醒家長,一旦升中,子女所面對 的新高中學制,課程、考試甚至功課均會較小學艱深,每天需花費的精神和體力不會比以往少,故此不宜再為子女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,要從中作出取捨,在學術成績和課外活動的比重上盡量持平,不要過於側重一方。
我地係中學數學專科補習社
升中數學暑期班係每年4月開始接受報名
想知升中後學生係數學科上有咩常見困難,可以睇呢篇↓
仔女係小六數學考得幾好,咁升中之後呢?
想了解我地升中數學暑期課程內容,可以睇呢度↓
升中數學暑期班